网站首页
单位介绍
师资队伍
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科研进展
2022-12-05
新冠疫情背景下,佩戴口罩会提高个体被注视的感知
2022-11-18
我院脑智和合团队综述注意偏向训练干预抑郁的神经机制
2022-11-16
我院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团队在《Psychoradiology》发文揭示抑郁相关情绪调节困难的认知路径与神经基础
2022-11-15
我院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团队揭示社会排斥情境下接受策略通过下调愤怒情绪降低攻击倾向
2022-10-12
我院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团队揭示抗疫背景下敬畏情感体验对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其认知路径
2022-04-08
我院脑智和合团队和复旦大学团队合作开发了增强持续性注意的新技术
2022-04-08
我院脑智和合团队揭示脑老化过程中的时间去分化新机制
2022-03-31
我院林无忌助理研究员揭示风险旅游项目选择中自我决策与他人决策的差异
2022-03-17
袁加锦教授团队揭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时间动态模式在反刍思维与抑郁风险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2022-03-16
我院雷怡教授团队揭示伴侣声音促进个体的安全学习
2022-03-16
我院雷怡教授团队揭示恐惧与厌恶条件化习得及泛化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差异
2022-03-11
我院Jan Drewes教授揭示人类闪光辨别能力的脑机制
2022-02-25
我院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团队揭示姓氏影响个体对名人的偏好倾向及其神经机制
2021-11-03
刘强教授团队揭示工作记忆离线态存储具有稳定的存储特性
2021-10-28
我院情绪与健康心理学团队揭示动机强度对情绪调节策略偏好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2021-10-21
刘强教授团队揭示工作记忆系统中不同存储态具有独立的存储资源
2021-09-06
我院李红教授团队元分析揭示40多年来性别角色与抑郁关系的变化趋势
2021-09-01
催产素调节大脑早期面孔区对面孔的个体身份加工与种族分类加工
2021-04-09
我院脑智健康团队发表全局拓扑图最新综述
2021-04-08
我校李红教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1-04-06
固定参数+迭代净化:我院教师刘玥博士提出不努力作答识别的新方法
2021-04-01
我院牵头完成“中国情绪调节词语库CERWS”的编制与验证
2021-03-11
我院张丹丹教授科研成果被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评为当期“Featured Research”
2021-03-10
再探自动化情绪调节:我院揭示自发认知重评减少负面情绪的眶额叶-杏仁核通路机制
2021-03-10
“爱的激素”:催产素可以有效降低恐惧泛化
2021-02-09
我院袁加锦教授完成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著作《情绪易感性的认知神经科学》
2021-01-18
袁加锦教授团队揭示执行意图导致自动化情绪调节的脑功能连接机制
2020-12-30
金钱奖赏or社会奖赏:张丹丹教授团队揭示抑郁人群的奖赏加工缺陷图式
2020-10-14
如何建立执行意图才能使情绪调节 “事半功倍” ?袁加锦教授团队揭示自动化情绪调节的泛化规律
2020-10-10
性别气质or生理性别:袁加锦教授团队揭示情绪易感性性别差异的来源
1
2
下一页
尾页
[1/2页 共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