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我院脑智和合团队综述注意偏向训练干预抑郁的神经机制
[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8日
  查看:439
  来源:

近日,我院王一峰研究员领衔的脑智和合团队与西南交通大学蔡雪丽博士团队合作在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SCI二区,IF = 7.0355IF=6.33)发表了题为“A review of attentional bias modification trainings for depression”的综述。该综述梳理了注意偏向训练有效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机制,并总结了无效训练的可能原因。研究成果依托王一峰研究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77035)以及合作者承担的多个科研课题,是团队注意干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王一峰研究员担任独立通讯作者,团队在读硕士研究生李果(西南交大)和西南交通大学蔡雪丽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院杨倩博士和黄砾卉副教授参与了本项目。

image.png

1. 论文信息

注意偏向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的某类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优先关注该类刺激并对其进行加工。对于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被认为是抑郁产生、维持和复发的原因所在。注意偏向训练(ABMT)就是对注意偏向进行训练并加以改变或矫正的系统化操作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心理疾病,缓解疾病症状。

前人研究显示针对抑郁的ABMT效果并不稳定。对于有效训练而言,ABMT主要调节注意偏向的两个子成分:注意增强和注意解除困难。通过改变腹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的活动来调节注意增强,从而减少对消极刺激的注意定向。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背侧注意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的活动来调节注意解除困难,从而改善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并增强对消极刺激的注意解除。同时,ABMT还可以通过调节默认网络的活动,减少对消极自我相关信息的反刍来减轻抑郁症状。

image.png

2. ABMT缓解抑郁症状的干预模型

而对于无效训练而言,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参与者自身特点(如:注意偏向的基线水平、抑郁严重程度、抑郁症状的异质性等);训练程序的设置(如:训练任务、材料、次数、策略等);积极刺激呈现的高概率也可能通过改变判断标准来模糊训练效果等。

为此,为进一步提升ABMT的训练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眼动设备,提高训练的可靠性;并在训练过程中提供及时反馈,进一步促进个体参与;优化现有训练程序的参数;或结合前沿理论,改进训练范式等。

总之,ABMT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抑郁症干预技术,它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抑郁症治疗方法,但规范有效的ABMT方案仍在探索中。

 

文献信息

Guo Li, Xueli Cai, Qian Yang, Qian Cui, Lihui Huang, Xiujuan Jing, Yifeng Wang. A review of attentional bias modification trainings for depression.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2022; 00: 1-15. doi: 10.1111/cns.14022.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