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嘈杂的酒会上,我们正和面对面的朋友相谈甚欢,却能突然听到远处的伙伴正提到自己的名字,似乎是在讨论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这便是心理学中著名的“鸡尾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与自我密切相关的信息更能捕捉到我们的注意,人们在加工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有更快的反应时和更高的正确率,可称之为“自我相关效应”。其中,不仅仅是自己的名字,我们的亲人,朋友的姓名同样能引起自我相关效应。然而,这些人都是与我们有高社会相关的,那些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交集的人的姓名会不会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引起自我相关效应呢?请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在陌生的场合你需要找人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又或者你需要对名人受大众喜爱度进行投票,但你对这些人其实并不了解,仅仅只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时你会因为某个人与你具有相同的姓氏而选择他吗?
姓在我们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下,是集体自我的象征,对早期归属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集体自我相关的信息(如,家乡,母校等)同样能具有自我相关效应。由此,我们假设同姓姓名同样也能引起自我相关加工。另外,熟悉度是自我相关研究中必须要考虑的混淆因素。由此,我院情感认知与调控实验室(ACRLab)负责人袁加锦教授带领团队在两个研究中分别探究了同姓陌生人和同姓名人姓名的自我相关加工,其中同姓陌生人的研究已发表于《Neuroscience Letters》, 本研究着重关注对同姓名人姓名的加工,目前已在线发表于《Cognitive Neurodynamics》(IF2020=5.082)。
通过采用三刺激oddball范式结合多模态脑电技术,本研究发现相比异姓名人姓名,同姓名人姓名和自我姓名在ERP的早期注意成分P2上诱发了更大波幅,除此之外,在ERP后期认知注意成分P3的波幅和频域theta波段神经震荡的能量上,同姓名人姓名均诱发了自我相关加工。具体表现为,自我姓名相比同姓名人姓名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和更强的theta频段活动,而同姓名人姓名在该两项指标上相比异姓名人姓名同样诱发了更强的活动,这和个体行为自评三类姓名自我相关程度的结果是相一致的,即自己的姓名具有最强的自我相关度,同姓名人姓名其次,异姓名人姓名则被认为与自我不相关(详见图1,2,3)。
图 1: P2、 P3 成分的总平均波形图和头皮分布地形图。 (A) FND,FNS 和 SN 三个条件在 F3,Fz,F4,C3,Cz和C4 电极点上的波形图。 (B)三种不同的姓名类型诱发的P2,P3成分的头皮分布地形图。SN:自己的名字,FNS:同姓名人姓名,FND:异姓名人姓名。
图 2: theta震荡在ERSPs上的总平均及能量分布地形图。(A)三类名字条件下(FNS,FND,SN)的theta震荡FCz点的功率频谱图。(B)theta震荡在三类名字条件下的能量分布地形图。SN:自己的名字,FNS:同姓名人姓名,FND:异姓名人姓名。
图3: 三类姓名(SN, FNS, FND)在自我相关度和熟悉度上的得分统计。 Error bar 为标准误。“***” 表示 p < . 001, “ns”表示无显著差异。SN:自己的名字,FNS:同姓名人姓名,FND:异姓名人姓名。
本研究在补充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行为与脑电技术,汇聚性地表明了同姓名人姓名的确能引发自我相关效应,并且在早期自动化的注意加工和晚期受控加工阶段都具有自我相关加工的优势,相信这会对我们理解人类复杂的社会决策行为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帮助。袁加锦教授为该成果通讯作者,团队已毕业硕士生朱思羽(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本院杨洁敏教授及华南师范大学李红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164, 31971018, 31871103)的支持。
参考文献
Zhu, S., Long, Q., Li, X., Yang, J., Li, H., & Yuan, J. (2018). Self-relevant processing of stranger’s name in Chinese society: Surname matters. Neuroscience Letters, 668, 126-132.
Zhu, S., Yang, J., Li, H., & Yuan, J. (2022). Shared surname enhances our preference to famous people: multimodal EEG evidence. Cognitive Neurodynamics. https://doi.org/10.1007/s11571-022-09784-4
地址:(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6) (成龙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邮编:610101)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