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疫情防控篇(6):“史上最难家长”:成都家长如何应对疫情+地震+上网课的孩子?
[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2年9月8日
  查看:328
  来源:

最近成都人民面临多重挑战,有人说疫情+地震是痛苦的。后来发现,最痛苦的是面临疫情+地震+孩子上网课三重严峻考验的老母亲。当家长接到学校发布的网络课程通知时,不禁崩溃地感叹“神兽”砸到手里。

image.png

注:图片来源 成都全接触

 

成都的妈妈们几乎每天都会经历居家办公+陪娃娃上网课+担心听到地震预警倒计时,在心理崩溃的边缘反复横跳。

“陪自己的娃上网课的家长往往都是超人,因为需要她无所不能:

需要担任联络员,时刻关注钉钉、微信、QQ群消息;

需要担任网络技术员,负责网络调试、视频切换、资料下载;

需要担任纪检巡视员,负责监督上课是否有小动作、到处走动;

需要担任后勤保障员,负责端茶送水、各种道具;

需要担任摄像师,负责采集视频,拍照;......”

 

每天下来,上网课孩子的妈最害怕就是听到孩子不断重复的“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最恐怖的是以上这些还要与测核酸、排队买菜、做饭、洗衣服、看地震信息、回复领导消息、居家办公等等事情叠加.......

 

image.png居家办公+地震+网课对家长有何影响?


1 身心俱疲

巨量工作让家长身体和心理上都十分疲惫,处于崩溃的边缘。疲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生理问题。疲劳的定义为由过度的身体和心理活动或疾病引起的心理和身体机能下降(Ishii et al., 2014)。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疲劳可分为身体疲劳(physical fatigue)和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

 

身体疲劳,又称为肌肉疲劳,是身体在过度活动之后无法达到最佳机能的表现。身体疲劳是由于肌肉神经连结(Neuromuscular Junction)效能的降低或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冲动的减少,最终导致肌肉缺乏能量(Gandevia, 2001)。主要表现为浑身乏力,但通过休息可缓解。心理疲劳,又称脑力疲劳,也是大家常说的“心累”。主要表现为缺乏动机和警觉。在心理学角度,心理疲劳经常和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联系在一起。自我损耗是指个体由于执行先前意志活动而造成执行后续意志活动的能力和意愿暂时下降的现象(Baumeister et al.2018)。自我损耗理论认为人类进行意志活动时都会消耗心理资源,并且个体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消耗的心理资源是暂时的且可以恢复的。

 

此外,疲劳会广泛降低积极行为,增强负性情绪。研究发现感到疲惫的个体,会降低他们的内疚感,从而减低他们的亲社会行为(Xu et al., 2012)。此外,疲劳状态也会降低个体控制能力,使其处于一种易怒的状态(又称,易激惹,irritability)。易激惹是指通常不会打扰他们的小事会使他们感到愤怒或烦躁,由此产生的紧张感会使人对各种应激事件更加敏感(Snaith and Taylor, 1985)。

 

2 焦虑

家长除了面对孩子,还要面临疫情居家办公和潜在地震的风险。后者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应激源。前人研究通过对中国5033名疫情爆发时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疫情的突然暴发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焦虑和抑郁水平(Li et al., 2020)。不仅如此,研究人员也同样发现地震的爆发会提高受灾及其附近人群的焦虑水平(Fan et al., 2011; Kun et al., 2009)。

 


image.png家长异常情绪状态对孩子网课学习有影响吗?

 

答案是:有影响!

 

第一、父母情绪会传递给孩子

   父母负性情绪一般会通过两种途径传递给孩子

 

A直接接触

在多种压力源的影响下,父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以及由于疲劳引发的易怒等负性情绪状态。当父母没有调节好自身情绪,和孩子直接进行互动时,很大概率会将负性情绪直接传递给孩子。例如,疫情期间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恐惧情绪越强,孩子(9-12)的恐惧情绪也会越强(Suffren et al., 2021)。



image.png

注:图片来自网络

 

 

 

B 观察学习    

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 and Walters),孩子会通过观察学习对成年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在经典儿童攻击性实验中,研究者首先将儿童和玩偶放在一起,儿童并没有出现攻击性行为,但是当儿童观看了成年人攻击玩偶的视频后,部分儿童也会对玩偶进行攻击。

image.png

注:班杜拉实验,左边为成年人,右边为儿童。

 

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根据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观察学习到的恐惧情绪容易传递到其他物体上。例如,孩子看到家长焦虑紧张,也会同样表现出焦虑情绪。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在婴儿身上(De Rosnay et al., 2006)。

 

第二、焦虑会干扰孩子认知能力

image.png

负性情绪会对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行调节。研究者对30名9-10岁的儿童进行了状态焦虑问卷测试,将儿童分为高低状态焦虑组。之后测量了儿童的数字广度测试,结果发现相比于低状态焦虑组的儿童,高状态焦虑组儿童完成任务更慢,变现更差;并且高状态焦虑组儿童主观报告完成任务重花费了更多的心理努力(Hadwin et al., 2005)。

 

所以难免就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多种应激源(居家+地震+陪伴孩子上网课)和远超日常的任务会让家长产生焦虑情绪和疲劳,从而让家长处于一种易激惹和焦虑的状态。当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或监督孩子上网课时,容易对孩子发怒,或者将不必要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受到负性情绪影响,学业成绩表现下降,最后学业成绩下降又会经过老师反馈到家长,对家长产生新的应激源,陷入恶性循环。

 


image.png家长该怎么办?

  

第一、家长需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这里我们建议家长朋友们需要降低对孩子两个方面的期望:

(1)一方面,降低对孩子认知能力的期待

儿童青少年时期,虽然大脑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是有许多功能都和成年人相去甚远。其中负责注意的额顶网络、以及负责高级认知加工额叶皮层都尚未成熟(Gogtay et al., 2004)。

image.png

注:大脑发育情况,蓝色越多越成熟,大脑上的数字代表年龄。(采自Gogtay 等人,2004)

 

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还在不断发展,而家长本人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完备。在辅导作业时,家长面对的都是幼儿园或者小学的语文算术题,难免会错误估计作业对孩子的难易程度。所以家长常发出的感慨:“这么简单的题也会错吗?”但是,这些题目都孩子来说都是新学的知识,都需要时间掌握。这时需要家长降低对孩子认知能力的期待。

 

(2)另一方面,降低对孩子自控能力的期待

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过程中,除了大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儿童青少年不同脑区功能连结也尚未发展成熟(Casey & Jones2010)。例如,纹状体和前额叶功能连结负责大脑对情绪的调节功能,包含腹侧(红色线条)和背侧通路(蓝色线条)。背侧通路是对情绪加工进行抑制,腹侧通路是对情绪进行兴奋性加工。处于童年期的孩子对情绪的兴奋性和抑制性通路尚未发育成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情绪的兴奋性能力发育相对完善,但是对情绪的抑制性加工也尚未成熟,要等到成年期才能发育完善。也就是说,儿童青少年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很好的控制。

image.png

注:额叶和纹状体功能连结的发育(改编自Casey & Jones,2010)

所以家长在孩子上网课时,需要降低对孩子的控制自身注意力和情绪能力的预期,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家长本身不容易受到过度的疲倦,和愤怒情绪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第二、增加与孩子的积极互动和沟通

研究发现,父母和孩子积极互动过程中会产生催产素(Seltzer et al., 2010)。而我们研究发现鼻喷催产素能够降低应激产生的恐惧反应(Dou et al., 2020)。所以建议父母和孩子更多的沟通和互动,包括抚摸、拥抱等,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发现了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及时进行询问和安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父母需要觉察自身的情绪状态,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易激惹状态或者焦虑状态,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情绪调节、冥想、运动等。当调整好后再和孩子进行沟通。

此外,如果父母和孩子是分开的,或者无法当面进行沟通,那么需要父母多和孩子进行电话或者视频。因为不管是来自母亲的当面或者电话安慰,都可以降低孩子的焦虑水平,提高安全感(Seltzer et al., 2010)。

 

作者简介:

窦皓然,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恐惧学习和焦虑,青少年儿童的情绪发展。

 

雷怡,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焦虑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探究。

 

文章中图片改编自网络或者发表文章,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Ishii, A., Tanaka, M. & Watanabe, Y. (2014). Neural mechanisms of mental fatigue. Reviews in the Neurosciences, 25(4), 469-479. https://doi.org/10.1515/revneuro-2014-0028

Gandevia, S. C. (2001). Spinal and supraspinal factors in human muscle fatigue. Physiological reviews.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et al.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M]//Self-regulation and self-control. Routledge, 2018: 16-44.

Xu, H., Bègue, L., & Bushman, B. J. (2012). Too fatigued to care: Ego depletion, guil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5), 1183-1186.

Snaith, R. P., & Taylor, C. M. (1985). Irritability: defini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ed factor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7(2), 127-136.

Li, J., Yang, Z., Qiu, H., Wang, Y., Jian, L., Ji, J., & Li, K. (2020).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general population in China at the peak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World Psychiatry, 19(2), 249.

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Vol. 1).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Fan, F., Zhang, Y., Yang, Y., Mo, L., & Liu, X. (2011).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 follow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4(1), 44-53.

Kun, P., Han, S., Chen, X., & Yao, L. (2009).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survivors of the Wenchuan 2008 earthquake in China.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6(12), 1134-1140.

De Rosnay, M., Cooper, P. J., Tsigaras, N., & Murray, L. (2006). Transmission of social anxiety from mother to infa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using a social referencing paradigm.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8), 1165-1175.

Casey, B. J., & Jones, R. M. (2010). Neurobiology of the adolescent brain and behavior: implications f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9(12), 1189-1201.

Suffren, S., Dubois-Comtois, K., Lemelin, J. P., St-Laurent, D., & Milot, T. (2021). Relations between child and parent fears and changes in family functioning related to COVID-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4), 1786.

Hadwin, J. A., Brogan, J., & Stevenson, J. (2005). State anxiety and working memory in children: A test of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o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4), 379-393.

Seltzer, L. J., Ziegler, T. E., & Pollak, S. D. (2010). Social vocalizations can release oxytocin in human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7(1694), 2661-2666.

Dou, H., Zou, L., Becker, B., & Lei, Y. (2021). Intranasal oxytocin decreases fear generalization in males, but does not modulate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Psychopharmacology, 238(3), 677-689.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