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每当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出现新冠病例,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明明行动自由,全社会静默居家的概率极低,可许多家庭无论男女老幼,集体拿着口袋、背包甚至推车一起挤超市、挤菜市场,争着抢着将各种生活物资一洗而空,连根本无法长时间保存的新鲜蔬菜也不放过;明明“菜品供应充足,无需抢购”的牌子赫然立于门口,但所有人熟视无睹,接踵摩肩只求满购,从而导致“今天无菜可买,明日无人买菜”的尴尬状况。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们一遇到疫情信息,就忍不住哄抢物资呢?
在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分析抢购物资这一行为的心理学实质。
哄抢物资的背后,其实是对可能出现的(即便概率很低)居家隔离及丧失行动自由的担忧,这种担忧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期望性焦虑。期望性焦虑是指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潜在威胁所产生的不安、恐惧、忧虑等综合性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最典型的功能就是激发人们的防御动机和防御行为,诸如战斗(冲出去买买买)或者逃跑(逃离疫情发生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发生疫情以后,有的人在囤积物资,为可能出现的居家隔离状况做准备;而有的人却因为恐慌逃到其他地方,造成了更大的感染风险和疫情扩散风险。
更重要的是,人类存在负面情绪偏向的本能,即负性事件总比其他事件产生的影响更大,影响持续的时间更久。2020年春节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导致我国多个地区全社会就地静默长达1-2个月时间。这一重大集体情绪记忆导致人们将“疫情”与“隔离”产生了稳固的联结,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一旦遭遇疫情便哄抢物资”的行为。
读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明明理性上知道现在已经不是2020年,政府应对疫情已有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发生了那么多次疫情都没有“静默”,可为什么总是一看到疫情信息就忍不住要出去抢购物资?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叫社会传递性恐惧。它是指人们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电话、口口相传等社会途经,因得知他人的恐惧行为而产生类似恐惧行为的现象。现有研究证据已经证明,社会传递性恐惧相比直接习得的恐惧更容易产生稳定的恐惧信念,从而加剧了消退的难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三人成虎”以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现象稳定存在的原因。所以,即便一开始能保持理性,但反复看到抢购信息后,社会传递性恐惧将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感,从而加入了抢购大军之中。
另一方面,归属感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当反复看到周围人的抢购行为时,坚持不抢的人便容易陷入“落单”和“不合群”之中。 当个人的行为与周围的主流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无形之中便因不合群而产生孤独感和被排斥感。这种孤独感及排斥感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叫“社会性疼痛”,它与躯体疼痛所产生的体验具有高度相似性。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人们便容易随大流加入抢购的行列,哪怕自己理性上知道这种抢购是没有必要的。
所以,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真的很重要,同时不造谣、不传谣也是不信谣的基础。
在知道了不理性抢购产生的原因之后,该如何进行该行为的干预和调控呢?
第一,应该加大“科学防疫”政策宣传。通过电视讲话、制作短片、宣传语等多种宣传途经,让广大民众充分了解“强化疫情防控≠限制人身自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全社会静默”“即便静默管控,也将保障有力、物资不缺、外卖不停、餐饮不关”。增强全社会对物资供应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现有研究证明,事先建立认知信念,是帮助人们高效实现行为管理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手段。比如,为了让一个不善于接纳情绪的人持有“接纳”信念,就可以给他/她建立简单有效的认知信念如“随遇而安、平静生活”,让其每天多次复述(比如每餐前后各复述一次),将其内化成自己所持有的稳定信念。一旦信念建立起来,负性事件的发生所产生的情绪影响就自动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在每晚黄金时间,电视剧播放之前插播的广告总会不经意被记住,从而潜移默化之间让人们喜欢上该产品的原因。
类似的,加大“科学防疫”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之间将“科学防疫政策”内化成自身所持有的稳定信念,可能显著增强民众对科学防疫政策的信任感并相信物资供应的充足性,从而减少哄抢物资行为。
第二,加强“造谣传谣”违法行为危害社会及相关惩治案例的宣传(制作宣传短片等)。让民众充分了解不造谣不传谣的重要性(不违法、不危害社会)和必要性(促进更多人不信谣),促进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构建。
第三,通过建立“执行意图”的方法,破除“疫情”与“隔离”的联结,增强“疫情”与“防控”的联结,帮助人们建立起积极的疫情防控信念,减少疫情恐慌。
执行意图是一种计划具体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既定行为目标的方法。执行意图一般表现为“如果-那么”计划的形式。例如我们想每天都有好心情(目标),就可以形成这样的执行意图:“如果不能出门,那我就在家锻炼身体”。当我们在大脑中将“不能出门”的念头与“锻炼身体”的行为经过复述形成稳固联结以后,一旦出现特定的念头“不能出门”,相应的应对方式“锻炼身体”就会被自动触发。该联结建立起来以后,原本存在的“不能出门”与“失去自由”之间的联结便自动减弱甚至消失。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用该方法来建立疫情和科学防控方式(如“佩戴口罩”、“减少聚集”、“核酸检测”)之间的稳固联结,降低人们对疫情所持有的“隔离”信念。
第四,了解和学习各种科学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自己觉知情绪、接纳情绪、平复情绪的能力,从而在疫情发生时做到平静地应对。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对情绪进行清晰觉知和表达的能力能显著预测其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水平。面对疫情,家人之间、朋友之间不妨可以讨论、表述自己的情绪感受,而这种理性表达过程无疑会促进人们对自我情绪的觉知和情绪压力的释放。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意识到逃避行为是人类面对威胁的本能,但逃避本身并不能促进情绪压力的解决。知道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去主动觉知、审视、体会和接纳自己对疫情压力的情绪,从而增强自己“稳如泰山”的能力。
最后,让我们以一段经典的“接纳”实施范例,祝每位市民朋友在疫情期间心平气和,身心康健!
“如果你感到沮丧,请尽可能去接纳、去拥抱、去感受你的情绪,而不以任何形式去改变它们。 它们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自然;让它们自然流露,像山间的溪流一样自由流动,像天上的云彩一样飘来飘去;而我只是一个观察者、体会者,与它秋毫无犯,和谐共存” (以一秒一字的速度去读它,您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感受的变化)。
作者简介:
袁加锦,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情绪与健康心理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重庆市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编辑: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
地址:(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6) (成龙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邮编:610101)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